好多長者都有聽力下降情況,認為這是正常現象,但聽不到或聽不清楚,卻令他們的生活大受影響,甚致令這些長者變得內向孤獨,不願與人溝通往來。但有長者就通過植入人工耳蝸,解決了嚴重的聽力問題,令原來大受聽力影響的生活回復正常。
我們的聽力的確會受年齡漸長而下降,研究顯示一般人由50歲開始退化,50-59歲人士中一成人聽力退化,70歲以上有五成,80歲以上就有近八成人有聽力問題。對於聽障人士,人工耳蝸和驗配助聽器是幫助他們重拾聽力的方法。人工耳蝸早已應用在失聰兒童身上,近年逐漸應用於噪音性聽力受損人士,甚至退化性聽力下降的長者身上。那麼聽力出問題,應該接受人工耳蝸,還是使用助聽器,那樣比較好?兩者運作上有何分別?
助聽器和人工耳蝸那樣比較好?
很難直接比較,重點要視乎病人的聽障實情、承受能力、甚致經濟能力。人工耳蝸手術以微創方法進行,植入儀器的傷口約3-4厘米,手術需時約2-3小時,手術後能聽到30分貝以上的聲音,即細聲的談話聲也能聽到,也能應付日常生活,人工耳蝸的適應期一般是三個月至半年不等。
此手術適合聽力損失超過90分貝、內耳神經正常的人士,如果內耳神經不正常的失聰人士則不能用。植入手術可能出現的風險,包括傷口感染、發炎、流血、面部神經線癱瘓等,若植入的儀器有損壞就需要再做手術更換等。
另外,現時接受手術連人工耳蝸的費用仍要數十萬元,此費用就不是人人也能負擔得來的。助聽器不需植入,無需手術,只要驗配並準確調較就能使用,費用也較人工耳蝸平宜,一般幾千至幾萬即可。
人工耳蝸和助聽器運作上有何分別?
人工耳蝸的運作原理,簡單來說就是在病人的聽覺系統植入儀器,通過電極刺激他的內耳聽覺神經,聽覺神經把收到的聲音信號再傳至大腦產生聽覺,讓病人可以聽到聲音。接受人工耳蝸需接受手術把小型儀器植入耳內,再外戴一個聲音處理器,只有內耳神經正常人士才能進行這個手術。
助聽器則以外置的儀器,將收集到的聲音擴大,讓助聽器佩戴者聽到聲音。現時新式的助聽器,無論是提升聲音的真實感,除噪音、舒適度等都有大幅度的改良。因此,退化性聽力下降或因其他原因造成的聽障的人士,應該及早做聽力測試和驗配助聽器,挽救其餘聽力之餘,也能改善生活質素。
長者若因退化而聽覺轉差,可以先驗配助聽器,如果助聽器無法改善聽力,才考慮使用人工耳蝸。想進一步瞭解助聽器的種類和使用,請即聯絡香港聽言專科中心。我們提供聽力檢查、驗配助聽器服務,電話3100 0555
資料來源:
香港聽言專科中心
提供聽力檢查、驗配助聽器服務
https: //www.hkhearingspeech.com